本篇文章2602字,读完约7分钟

       杭伯春中国著名雕刻家、漆艺家、大漆皮雕创始人。师承雕刻大师张延生,深得大师真传,凭借对雕刻和漆艺的热爱,创作出各式各样的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包括蛋雕蛋绣、玻璃钢雕塑、瓶雕、大漆皮雕、金属雕塑等,其所创新的大漆漆艺三绝(大漆铸金,大漆皮雕,大漆修缮),更是美轮美奂,将大漆和金属、皮具等完美结合碰撞出惊艳之美,先后在37个国家展售作品,众多作品被海内外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广受世界各族人民喜爱和追捧,让我们民族艺术瑰宝在国际上绽放中国人的自豪光彩!

       国庆期间,我们有幸在上海虹桥古玩城采访到了杭伯春先生,并对传统手艺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我十分感谢杭伯春先生可以在国庆假期之际,仍然抽出宝贵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据我们了解,杭先生一直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探索和开发创新,那么您对传统工艺如何发展有何见解?我们很好奇,当下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有着最有利于百家争鸣百花齐开的环境,为什么传统工艺却往往面临失传的窘境,是工艺太复杂学起来很难造成的吗?  

       杭伯春先生(以下简称杭):其实我们接触过的很多传统工艺其实没有宣传的那么难,起码你想当兴趣爱好肯定是没问题的!手工艺术本身的出发点最初就是一种手脑协调创造性的乐趣,是人类原始智慧的结晶。我们有很多的手艺,其实你只要想学,哪怕自学都是可以的。正如您说的,当下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当下的资讯是最丰富的,能参考的资料、视频等都是很多的,你正儿八经用心去做了,我告诉你,好多手艺一到两个星期你会做,就能入门!当然每个人天赋技能不一样,要想达到一定的标准、高度和技艺确确实实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慢慢打磨的,而且你得承认有一些人他就是天生动手能力特别强,有一定的天赋加持。

记:其实对于爱好者来说,他不是不想学,都想找个好师傅带着自己学,但要么没钱要么没时间去专业学习。比如我以前特想学手工皮具,就是学费实在太贵了,门槛很高,导致好多人知难而退望而却步,您有什么建议?

杭:我能理解你说的这些情况,您说的手工皮具,好多人想学,想自己做个包啊、皮带啊、帽子啊。但你数一数你身边或者你认识真正做的人寥寥无几。其实啊,你现在就去看各类手工网站、APP、视频,先了解基本工具的使用,皮料的种类,压花和雕刻的技巧,然后跟着做!你就看基础的,花百分之二十的时间看,花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做,因为你要知道,学得再多,看的再多,不做等于零!看三年不如做三天,只有手脑结合,做起来!动起来!才会触撞出属于你自己惊喜和灵感,人是高等智慧生物,我告诉你,一个星期!就一个星期!你就会做!然后再慢慢完善提升就能逐渐做出好的作品!


记:听得我都好想自己动手尝试学习一下,就是实际上没有宣传的那么难,之所以那样宣传是想突出作品价值对吧?

   杭:是的,好多人都是被负面的宣传知难而退的。比如我之前做的蛋雕蛋绣,很多新闻媒体报道,都是强调蛋壳有多薄,多脆,雕刻难度多大,到后来差点连我自己都信了。嗯,这东西真难,只有我们会。后来我做老师的时候教过很多学生,很多人,其实一节课就会做,快的十分钟就能领悟到窍门。

记:可能是咱中国人太聪明了,动手能力很强(偷笑)

杭:你说咱自己人聪明,我们也去了几十个国家展演,甭管是黄种人、白人、黑人,也一样很快就会!而且我们还都是拿传统雕刻刀手工雕刻,不像现在好多人走捷径,用电动工具操作就更简单了。大家觉得很新奇,很神奇,有兴趣,才会陆陆续续有源源不断的爱好者参与进来,才能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记:您如何看待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兴趣培养?

杭:人类在进步,大家的思想包容性也在开放,举个例子,汉服十年前有几个敢穿出门?出门被人看成怪物神经病是常事吧?但是这些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年轻人坚持了下来,穿出了中国的美,然后大众是宽容包容的,这不仅仅十年,越来越多年轻人敢穿着汉服出门了。这帮孩子不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发扬了传统文化么?

所以时代变了,大家的审美进步了,作为艺术从业者,又是传统文化,本身要有自信。别自己搞不好,还不许别人创新,那叫自卑!只有大家想着法的把它开枝散叶,创新自强,它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发扬光大!

记:所以您说的是传统手艺并没有报道的那么难,只要肯学就能学会了吗?

杭:  其实我们的媒体也好,传承人也好,很多都在不遗余力做着反向的宣传。你看,但凡是报道手工艺类节目,就跟套公式写作文一样,强调的都是手艺怎么难,传承人凭借惊人的耐力和顶尖手艺甚至不惜与家庭反目,完成了作品,它还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没有发展!枯燥乏味!然后还很委屈的说年轻人不愿意学啊?要引起社会的重视!而事实是很多手艺的玩主一个个赚得钵满盆满,渐渐就形成了手工艺市场恶性循环,变相垄断,因为你能想到的人就他们几个会啊!

弊病本质上,说白了就是保守嘛,大师们觉得这东西只有他会,这手艺有技术屏障,物以稀为贵,那么这个钱就只有他们能赚,大家会要神一样把他供起来?恰恰相反,没有了传承,没有了大众参与和认可,您这就是个死技!非物质文化遗产,丢了文化,失了传承,就真的是遗产了!保守的本质结果就是个死胡同!

记:所以我们是做了反向宣传,反而是害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杭:是的,一味在强调又难学,又看不到前途,枯燥乏味,谁来学?这就是个狗屁逻辑?既端着碗,还要砸着锅,恶意渲染,最终形成作死循环!真要那么不好,你当时为什么要学,那它一定是有什么原因吸引到你了!他一定有一个点能让你为之心动产生快乐或者能给你带来谋身的技能,对不对?

记:是的啊,传统手艺要摒弃保守的恶性循环才能发展,你有什么提议?

杭:传统工艺要想有传承性,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就是要坦诚相待,敢教!敢教真功夫!让大家喜欢并学习,只有学的人越多,适应市场流通的能力越强,它才越有可能得到良性发展前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是行业进步的标志,才能真正的把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记:好的,谢谢杭先生接受我的采访,也祝愿您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杭:谢谢,感谢您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和宣传,也希望更多人加入传统手艺的创作!

只要你喜欢,动动手,动起来,你就可能是下一个大咖。

采访结束了,但杭伯春那对传统工艺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还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当中,回想起他在采访过程中时而执着的声音,不需要更多的话语,我想我已理解了他对传统工艺的诠释,愿杭先生的艺术大道能越走越宽;愿传统手艺能够百花齐放,在最好的时代,结最丰收的果实!

       


标题:专访:大漆皮雕杭伯春的杭刀世界

地址:http://www.hztxyl.com/hzxw/30131.html